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

策展理念 文/ 羅禾淋(策展人)

 ACA交流電     

ACA交流電述說的是一種「生命」,如通電般賦予「動能」與「靈魂」,其源可從蒸氣動力的發明,讓機器有了「動力」,接著再從電力的時代讓機器有了「靈魂」,「動能」與「靈魂」也貫穿了此展覽中的包含著兩大主題「動畫」與「電腦機器」,再從「動畫」與「電腦機器」回歸到人們的文化與生活。

「動畫」一字的英文「animation」的字源,為拉丁語的「anima」就是「靈魂」的意思,因此 animation一詞意指「賦予靈魂」。從照相機的發明人們就開始補捉影格,在西元1895年盧米埃兄弟的作品「火車進站」宣告了影格時代的來臨,電動的影格「電影」讓一種虛像擁有了靈魂,而當代動畫片之父柯爾,運用「matte photography」的特殊攝影手法,創造出結合真人與動畫的作品,不論是括底片還是翻拍手繪紙本,影格與電影的誕生讓動畫創作如同靈魂般有了無限的可能。在展覽中,以動畫創作的精神策劃「運動畫」,以動畫的文化漫延策劃「漫動畫」,以動畫的自我紀錄與傳達策劃「動畫地帶」,希望以「精神」、「文化」、「傳達」這三個面向,讓動畫與靈魂回歸最原始的感知。

「電腦機器」包括人工生命與實體機械,在人類的生活中,已經是密不可分的另一他者。電腦讓虛擬運算與現實機器產生出如靈魂般的思考模式,也間接改變了人們與機械之間的關係。從以撒艾西莫夫的「機器人三原則中」,可以發現人們對於機器人的顧慮,也在森政弘、合田周平的「柔性機器」中,知道機器對於人們的一種服侍性,這些論點都影響之後電腦系統工程人機介面裡人與機之間的角色。電腦機器在進入影像運算後,虛擬了一個視覺環境,讓人與機器溝通更方便,兩者之間的距離更靠近,電腦影像運算也影響電腦動畫或即時運算動畫的發展,讓電力驅動的機器可以再驅動類比影像與影格,人與影像之間的關係就此開始。1969年互動藝術之父Myron Krueger提出了人造真實的關係,讓人與電腦運算的圖學影像有了更進一步的互動準則,包含人工智慧運算、人的輸入與機器的回饋等等。電腦圖學動畫,讓即時的動畫能與觀者互動,也讓其產生出一種靈魂與生命。在展覽中,以「人與機械」的感情策劃「鋼鐵之城」,以「人與電腦」的感情策劃「任藝天堂」,希望用另一種電腦運算動畫的方式,讓電腦與機械產生出一種與人共鳴的靈魂性。

動畫與電腦機器都因一種能力產生出靈魂,也許是電力,又也許是創作者的熱情,在ACA交流電中,希望透過創作者對於彼此創作的熱情,讓作品產生出獨特的靈魂,也希望透過動畫與電腦機器的動能,讓觀者感受到創作者的熱情,更讓這複合的靈魂與我們自身的文化結合,產生出更多更多的「靈魂」,而此傳達也如交流電般有不斷轉換電位般的熱情。
� s y �w? X\? r-spacing:-.2pt'>可能存在的多重身分及創作交流,作為「2011駁二動漫祭」這個本身就富含多元創作意味的事件的一個代表性詮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